推薦
熱門
詳情
五行學說給人們的啟迪
為什么我們?nèi)祟愐鹬刈匀唬槕匀灰?guī)律辦事?我們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中,可以找到答案。
茫茫的宇宙奧妙無窮,千變?nèi)f化。為什么說人體也可以視為一個小宇宙?為什么它和整個的大宇宙是相通的?小宇宙和大宇宙之間到底存在著什么關系?為什么我們要講“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為什么我們?nèi)祟愐鹬刈匀?,順應自然?guī)律辦事?我們從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中,可以找到答案。
五行學說
我們知道,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形形色色,千差萬別,有個性,也有共性。我們的祖先就用人們?nèi)粘I钪凶钍煜さ慕稹⒛?、水,火、土,這五種物質(zhì)的功能屬性為代表,來歸類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的共性。
也就是說,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認為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基本物質(zhì)的運行和變化所構成的,而各種事物和現(xiàn)象的發(fā)展變化,都是這五種屬性的物質(zhì)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時,五行學說以五行的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關系來論述和推演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復雜的運動變化規(guī)律的一種學說。
五行的相生相克規(guī)律
五行的相互關系,最基本的是相生與相克關系。相生有相互滋生、促進、助長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約、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學說的相生規(guī)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生循環(huán)無盡。相克的規(guī)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也是往復無窮。
我們可以這樣通俗的講,“木可以燃燒,故木生火;木燃燒之后變成灰土,故火生土;土中有金屬礦物,故土生金;金可溶化成為液體,故金生水;樹木需要水分才能生長,故水生木;木的根可深入土中,所以木克土;土可將水填為平地,所以土克水;水可以將火滅掉,所以水克火;火可熔化金屬,所以火克金;金可以作成刀斧斬伐樹木,故金克木”。
在相生的關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兩個方面。如:以“木”為例,“生我”:水生木,“我生”:木生火。同樣,在相克的兩個方面,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兩個方面。 以“木”為例,“克我”:金克,“我克”:木克土。
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兩個方面。我們知道,沒有生,就沒有事物的運動和變化,沒有克,就不能維持萬事萬物的平衡,協(xié)調(diào)。因此,宇宙中的規(guī)律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生不息,循環(huán)無盡。
五行的相乘相侮關系
五行在相生相克的基礎上,還有相乘和相侮關系。相乘就是當克行處于太盛,太強狀態(tài),或者被克行又太偏衰,即相克的太過,超過了正常制約的力量,它所克制的一行就會偏衰,從而使五行系統(tǒng)結構關系失去正常的協(xié)調(diào)。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诵刑幱谒ト醯囊恍校蛘弑豢诵杏痔珡?,克行無力對其所克的物質(zhì)進行克制,也是五行系統(tǒng)結構關系失去正常協(xié)調(diào)的另一種表現(xiàn)。這種相乘、相侮,也就是它其中的某一行太過或太衰,造成五行之間的失衡。但是,從整體來說,它會產(chǎn)生一種自行調(diào)節(jié)機制,又達到新的平衡。
以“火”為例,“火”行過強,火克金,則火對“金”克制過盛,而導致“金”行偏衰。金克木,“金”行的偏衰就會減輕對“木”行的約束,為此,“木”行偏盛。木克土,“木”行偏盛,加強對“土”行的克制,“土”行被克制過強而偏衰。土克水,又會引發(fā)對“水”行的約束減輕,從而導致“水”行偏盛。水克火,“ 水”行偏盛就會把過強的“火”行壓制下去,使它趨向正常。
相反,若“火”行不足,引發(fā)“金”行的偏盛,“金”行的偏盛則使“木”行受克過度而偏衰,“木”行偏衰則會引起“土”行偏盛,“土”行偏盛則克“水”過度而使其偏衰,“水”行偏衰則減輕對“火”行的克制,從而使“火”行由不足復歸正常,又達到了新的平衡。
自然界之中,正是由于五行的這種生克關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輔相成,才能循環(huán)不止,生生不息。五行學說,它強調(diào)的是整體的,系統(tǒng)的概念,它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系和運動形式。用現(xiàn)代化的系統(tǒng)論觀點來說,我們可以說,五行學說是一種最原始的系統(tǒng)論。
五行的特性
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觀察,認識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
“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長、升發(fā)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炎熱、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墻”,“土”敦厚、滯重,具有種植莊稼,生化萬物的特性;“金曰從革”,是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水曰潤下”,是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
五行學說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其主要的思維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據(jù)事物的不同性質(zhì)、作用和形態(tài),采用“比像取類”的方法,將事物或現(xiàn)象分為五大類,分別歸屬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并根據(jù)五行的相生相克的規(guī)律,說明各種事物或現(xiàn)象的聯(lián)系和變化。
自然界與五行
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可歸納在五行之中。自然界與五行的對應關系如下。
五行:木,火,土,金,水
時令:春,夏,長夏,秋,冬
方位:東,南,西,北,中
氣候:風,暑,濕,燥,寒
發(fā)展過程:生,長,化,收,藏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赤,黃,白,黑
如:時令的春,夏,長夏,秋,冬,和五色的青,赤,黃,白,黑,為什么對應五行的木,火,土,金,水?
春天來到,萬物萌生,與“木”性相同,一片青綠,青色歸屬于木。夏季氣候炎熱,晝長夜短,為一年中陽光最充足、最明亮的季節(jié),如同播火,與火性相類,火是紅色的,赤色歸屬于火。長夏之時,暑熱多濕,正是萬物果食生長的時期,與土性相應。此時,長夏萬物由綠色而漸漸變?yōu)辄S色,便將黃色歸屬于土。
秋季秋風蕭瑟,萬物雕零,與金相似。霜降時下,地色變白,便將白色歸屬于金。冬季冷氣襲人,冰封大地,萬物蜇藏與水性相合。而冬季是一年中晝短夜長、光照最弱、最暗的季節(jié),便將黑色之物歸屬于水。
人體與五行
人體是以五臟為核心的統(tǒng)一整體,五臟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分別具有與木、火、土、金、水五行相似的屬性。在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中,五臟之間就是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共同維持人體的協(xié)調(diào),平衡,穩(wěn)定狀態(tài)。然而,當事物正常的生克制化調(diào)節(jié)受到破壞,就會出現(xiàn)相乘相侮的異?,F(xiàn)象,對人體來說,就是病理狀態(tài)。
人體的各個器官及各種生理活動都與五臟相聯(lián)系的,人體的五官,形體,情志等等與五行都有一一對應關系。人體臟腑之間就是通過五行機制這種協(xié)調(diào)平衡的關系,以達到保持身體的平衡,身體平衡也就是身體健康。五行學說是中醫(yī)的理論基礎,說明人體五臟系統(tǒng)和自然界同類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通應、相互影響的關系。
人體與五行的對應關系如下:
五行:木,火,土,金,水
臟 :肝,心,脾,肺,腎
腑 :膽,小腸,胃,大腸,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形體:筋,血脈,肌肉,皮,骨
情志:怒,喜,思,悲,恐
“天人合一”與五行
人生活于自然界之中,與自然界的一切物體一樣,都是與自然天,地,陰陽之氣相互感應的產(chǎn)物,即所謂“在天為氣,在地成形,而化生萬物”。所以,中國古人特別講究“天人相應”,“天人合一”,它的思想內(nèi)涵是極其豐富的。
從自然界與五行的關系,以及人體與五行的對應關系中,我們可以看出,這種“天人相應”,“天人合一”的關系,就是人體與自然界之間的五行相通的關系。
也就是說,人體與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存在著一一相通的對應關系,人與自然界的平衡與協(xié)調(diào),都是通過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這個機制來進行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是人體和自然相通的“橋梁”。
什么是自然?什么力量控制著九大行星的運轉?為什么一年四季是那樣的分明?為什么有白天,黑夜,日出,日落,漲潮,退潮?人類能控制九大行星的運轉嗎?憑人類的智慧能做得到嗎?人類為什么要尊重自然,順從自然規(guī)律?等等。我們從古代的五行學說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中國自古以來,相信遵守“天人合一”,人與天地相溶合,相依相存。自然給人類恩惠,人類尊重自然,也就是人類尊重自己。破壞自然,也就是破壞五行之間的平衡,協(xié)調(diào),破壞人體和自然相通的“橋梁”,人體本身也失去平衡,協(xié)調(diào),人就要生病,遭難,天災人禍。
我們說:大自然本身就是神!我們要感恩人類生存的大自然的環(huán)境,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愛護大自然,就是愛護人類本身。
上一:沒有了!
下一:道教養(yǎng)生思想
豫ICP備18002283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