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熱門
詳情
道教的幸福觀
道教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傳統(tǒng)宗教,它以“得道成仙”為基本信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幸福觀。千百年來,道教以“知足常樂”相號召,把保重身體、快樂地活著放到了教義的第一高度,其對生命的熱愛形成了道教幸福觀的鮮明特點。
道教認(rèn)為,人的身心是相即不離的,那么,幸福感也有賴于身心和諧。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既有身體上的病痛,也有人過度的欲望——嗜欲。嗜欲為萬惡之源、百病之根。一個人若嗜欲纏身,在生活與工作中必然斤斤計較,患得患失,久而久之,積勞成疾,就會損害身心健康。道教的幸福觀也是圍繞著人對“欲望”應(yīng)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才能使身體的無痛苦和精神的無紛擾而展開的。
道教看到,人生活在世俗社會中,整天不得不面對著各種物質(zhì)誘惑。當(dāng)色、聲、味、覺等外界誘惑紛至沓來時,人若經(jīng)不住誘惑,就會沉溺于身體感官的享受之中。當(dāng)人久觀五彩繽紛的顏色,就會眼花繚亂,最終損害視力;久聽娓娓動聽的音樂,就會嗡嗡耳鳴,最終損害聽力;久享山珍海味,就會食欲不振,最終胃口不好;醉心于馳馬行獵,就會心靈放蕩,最終神志發(fā)狂;迷戀貪圖珍貴的財貨,就會產(chǎn)生圖謀不軌的心思。于是,凡夫身為物累,心為物役:“凡夫不能守真,無杜遏之檢括,愛嗜好之搖奪,馳騁流遁,有迷無反,情感物而外起,智接事而旁溢,誘于可欲,而天理滅矣,惑乎見聞,而純一遷矣。心受制于奢玩,情濁亂于波蕩,于是有傾越之災(zāi),有不振之禍。”人的欲望隨著感官享受而膨脹起來,導(dǎo)致名利心生,好惡心生,是非心生,色欲心生,若得不到一一滿足時,輕者會讓人感到不快樂,甚至痛苦;重者則會使人五臟六腑不安,神智昏亂,疾病叢生,以至衰退而死!
道教將老子所提倡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作為人生幸福的原則,要人保持言行淳樸,減少私心雜念,降低對聲色犬馬、功名利祿的追求,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適度持中,既不縱欲,也不禁欲,以求獲得“恬愉澹泊”的幸福感。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對功名的崇尚,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進(jìn)而促進(jìn)人類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shè);對利祿的重視,則可以滿足人對物質(zhì)利益的需求,推進(jìn)人類社會的物質(zhì)文明建設(shè)。從消極的角度來看,人若過度地追求功名利祿、過度地沉溺于飲食男女、聲色犬馬之中,則無益于身心健康。正如《老子》十二章所說:“馳驟田獵令人心發(fā)狂”,若長期沉溺于物質(zhì)欲望、感官享樂和男女之愛中,就會對身心健康產(chǎn)生危害;若過度追求名聲權(quán)力,就會招致意想不到的禍患,故曰“禍莫大于不知足”,只有安貧樂道才能獲得幸福。
因此,在道教看來,只有仙士才能摒棄聲色等感官享受,不慕功名利祿等虛榮,而是以靜除煩,以靜制怒、以靜去熱、以靜定意、以靜養(yǎng)生,在靜中追求與自然之道相契的精神境界。
東晉道教思想家葛洪在談及修仙之法時,將恬愉澹泊的生活作為學(xué)仙的起點:“學(xué)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滌除嗜欲,內(nèi)視反聽,尸居無心。”人要修成神仙,就要抱著“少私寡欲”的心態(tài),目光內(nèi)視丹田,兩耳不聞外聲,只有身心淡默恬愉。“人能淡默恬愉,不染不移,養(yǎng)其心以無欲,頤其神以粹素,掃滌誘慕,收之以正,除難求之思,遣害真之累,薄喜怒之邪,滅愛惡之端,則不請福而福來,不禳禍而禍去矣。”由此,葛洪進(jìn)一步推論:“求長生,修至道,訣在于志,不在于富貴也。”富貴的生活反而會妨礙人的修道。只有安貧樂道,抑情養(yǎng)性,才能使心靜而神凝,神凝而氣聚,氣聚而精生,在身心健康之中達(dá)成道教所追求的“得道成仙”的理想。
如果讀一下《道藏》中所收錄的種種神仙傳記就可見,雖然每個修道者成仙的方法與途徑不同,但“少私寡欲”、“安貧樂道”卻是一種共有的精神。據(jù)《漢武帝內(nèi)傳》中說,西王母、上元夫人曾夜降漢武帝宮內(nèi)專門告誡他說:“五濁之人,耽酒榮利,嗜味淫色,固其常也。且徹以天子之貴,其亂目者倍于凡焉。而復(fù)于華麗之墟,拔嗜欲之根,愿無為之事,良有志矣。”你雖有長生之志,但如果整天沉溺于酒色之中,恣情縱欲,淫亂過甚,殺伐無度,即使貴為天子,也無法得道成仙。他若愿行無為之事,就必須下大決心來“拔嗜欲之根”。葛洪在《抱樸子內(nèi)篇•論仙》中分析秦皇、漢武為什么好養(yǎng)生之道、成仙之法,卻不能得道成仙時也認(rèn)為:仙法以“靜寂無為”為特點,需要修道者保持“少私寡欲”的心態(tài)。然而,秦皇、漢武無節(jié)制的欲望與貪心,無休止地辟地拓疆與開發(fā)索取,不僅使自己的身體充滿著臭腥,而且也給天下百姓帶來了殘酷的戰(zhàn)爭、悲傷的血淚和無盡的災(zāi)難。他們的種種做法都與少私寡欲、不尚浮華的仙法不符,怎么可能長生成仙呢?
道教強調(diào)通過修道而獲得幸福,其中也有一些不符合現(xiàn)代人生活要求的成分,但道教所說的幸福既包括肉體快樂,也包括精神快樂,是身體健康、精神愉悅和德行至善的融合,這種將快樂視為人在生命道路上的精神狀態(tài),幸福是人在生命成長過程中,通過努力感受到人生理想的實現(xiàn)而獲得的一種滿足感,這點值得現(xiàn)代人重視。
豫ICP備18002283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