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藥常識
推薦
熱門
詳情
中藥煎服方法及宜忌
中藥煎服方法及宜忌
中藥是中醫(yī)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自古代“神農(nóng)嘗百草”以來,人們用中草藥治療疾病,解除病痛延用至今,經(jīng)久不衰。而湯劑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熬中藥”是中藥最為常用的劑型之一。湯劑的制作對煎藥用具、用水、火候以及煎煮的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歷代醫(yī)家對于湯劑的煎法很為重視。如徐靈胎的《醫(yī)學源流論》說:“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意思就是說治療效果如何,藥效發(fā)揮的好不好,中藥煎的好不好是一個關鍵。
目前大家煎中藥存在以下幾個誤區(qū):
1、認為中藥煎的時間越長越濃越好。
實際上中藥煎煮時間的長短,火候的大小與你所煎煮中藥的性能有關。并不是煎的時間越長越濃越好。比如你是治療外感疾病,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感冒。因為這類中藥通常屬于氣味芳香的藥物,含有一些揮發(fā)性有效成分。時間煎的長久有效成分就容易揮發(fā)性,而影響療效。所以解表藥一般煎煮時間不宜過長,煮沸后5分鐘就差不多了。而一些滋補藥就應該文火久煎,時間宜長一點。
2、為節(jié)約時間,直接加水煎煮。
這是錯誤的方法,中藥在煎煮前應該有一個加冷水浸泡的過程。因為中草藥大多以植物為主,內(nèi)含許多組織細胞,纖維等。先加冷水浸泡,就能使水分充分進入組織細胞中,進行滲透、擴散、溶解過程。從而使有效成分容易被煎出。浸泡時間一般為30分鐘~60分鐘。切記不能加熱水浸泡,因為許多中藥富含淀粉、蛋白質(zhì)等成分,加熱水浸泡容易糊化使成分很難溶出。
3、有些特殊中藥需先煎,沒有在該藥先煎前把其他藥先行浸泡。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先煎時,就把其它不用先煎的中藥先浸泡。道理和前面一樣,應該讓其它中藥有一個浸潤的過程和防止淀粉糊化。
一、湯劑正確的煎煮方法
1、煎藥用具:以砂鍋、瓦罐為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鐵鍋,以免發(fā)生化學變化,影響療效。
2、煎藥用水:古時曾用長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等煎煮?,F(xiàn)在多用自來水、井水、蒸餾水等??傊运|(zhì)潔凈新鮮為好。
3、煎藥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是指使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fā)緩慢的火候;而武火,又稱急火,是指使溫度上升及水液蒸發(fā)迅速的火候。
4、煎藥方法:第一步將藥材浸泡30~60分鐘,用水量以高出藥面2~3厘米為度。第二步加熱煎煮 。一般中藥煎煮兩次,第二煎加水量為第一煎的1/3~1/2。兩次煎液去渣濾凈混合后分2次服用。也可煎一次服用一次。第三步掌握好煎煮的火候和時間。根據(jù)藥物性能而定,一般先武火后文火,解表藥、清熱藥宜武火煎煮,時間宜短,煮沸后用文火煎15-20分鐘即可;補養(yǎng)藥需用文火慢煎,時間宜長,煮沸后再續(xù)煎30~60分鐘。中間可用筷子攪拌1~2次,第四步過濾,取汁服用。
5、特殊煎法:某些藥物因其質(zhì)地不同,煎法比較特殊,處方上需加以注明,歸納起來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沖服、煎湯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1)先煎:主要指有效成分難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礦物、貝殼類藥物,應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鐘,再下其他藥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生石膏、龍骨、牡蠣、珍珠母、石決明、紫貝齒、龜甲、鱉甲等。此外,附子、烏頭等毒副作用較強的藥物,宜先煎45~60分鐘后再下他藥,久煎可以降低毒性,安全用藥。
(2)后下:主要指一些氣味芳香的藥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揮發(fā)而降低藥效,須在其他藥物煮沸5~10分鐘后放入,如薄荷、香薷、砂仁、白豆蔻、沉香等。此外,有些藥物雖不屬芳香藥,但久煎也能破壞其有效成分,如大黃、鉤藤、番瀉葉等亦屬后下之列。
(3)包煎:主要指那些粘性強、粉末狀及帶有絨毛的藥物,宜先用紗布袋裝好,再與其他藥物同煎,以防止藥液混濁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鍋底,加熱時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蛤粉、青黛、旋復花、滑石、車前子、薄黃及灶心土等。
(4)另煎:又稱另燉,主要是指某些貴重藥材,為了更好的煎出有效成分,還應單獨另煎,即另燉2~3小時。煎液可以另服,也可與其也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參、西洋參、羚羊角、麝香、鹿茸等。
(5)溶化:又稱烊化,主要是指某些膠類藥物及粘性大而易溶的藥物,為避免入煎粘鍋或粘附其他藥物影響煎煮,可單用水或黃酒將此類藥加熱溶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藥液兌服,也可將此類藥放入其他藥物煎好的藥液中加熱烊化后服用。如阿膠、鹿角膠、龜甲膠、鱉甲膠、及蜂蜜、飴糖等。
(6)泡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壞藥效的藥物,可以用少量開水或復方中其他藥物滾燙的煎出液趁熱浸泡,加蓋悶潤,減少揮發(fā),半小時后去渣即可服用。如藏紅花、番瀉葉、胖大海等。
(7)沖服:主要是指某些貴重藥物,用量較輕,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細末制成散劑,用溫開水或復方其他藥物煎液沖服。如牛黃、麝香、人參、西洋參、羚羊角、鹿茸、蛤蚧等。某些藥物,根據(jù)病情需要,為提高藥效,也常研成散劑沖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用于息風止痙的蜈蚣、全蝎、僵蠶、地龍和用于制酸止痛的烏賊骨等。某些藥物高溫容易破壞藥效或有效成分難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劑沖服。如雷丸、鶴草芽等。此外,還有一些液體藥物如竹瀝汁、姜汁、藕汁等也須沖服。
二、服藥的方法
1、服藥時間:湯劑一般每日1劑煎3次,早中晚飯前服用,3次服用間隔時間為4~6小時左右。臨床用藥時可根據(jù)病情增減,如急性病、熱性病可1日2劑。至于飯前還是飯后服則主要決定于病變部位和性質(zhì)。一般來講,病在胸隔以上者如眩暈、頭痛、目疾、咽痛等宜飯后服;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腎等臟疾患,則宜飯前服。某些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藥物宜飯后服;補益藥多滋膩礙胃,宜空腹服;治瘧藥宜在瘧疾發(fā)作前的兩小時服用;安神藥宜睡前服;慢性病定時服;急性病、嘔吐、驚厥及石淋、咽喉病須煎湯代茶飲者,均可不定時服。
2、服藥溫度:湯劑一般宜溫服。但解表藥要偏熱服,服后還須溫覆蓋好衣被,或進熱粥,以助汗出;寒證用熱性藥宜熱服,熱證用寒性藥宜冷服,以防格拒于外。如出現(xiàn)真熱假寒者當寒性藥溫服,真寒假熱者則當熱性藥冷服,此即《內(nèi)經(jīng)》所謂“治熱以寒,溫以行之;治寒以熱,涼以行之”服用方法。
三、忌口
“忌口”是指治病服藥時的飲食禁忌,中醫(yī)非常強調(diào)這一點,民間也積累了很多經(jīng)驗。由于食物具有各自的性能,對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藥物的治療作用可能會產(chǎn)生一定影響,所以中醫(yī)所講的“忌口”也有一定道理。 像濕熱病應忌食辛辣、油膩、煎炸食品,而寒涼病癥就應忌食生冷、寒涼的東西。如結腸炎屬濕熱病,應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而狗肉性燥,不適合此時補養(yǎng)。民間服藥忌口講究更多。當然有些忌口不一定有科學依據(jù)。但有些忌口被專業(yè)人士認為有一定道理。如服人參時忌蘿卜、服用蜂蜜時忌生蔥。另外服中藥時不要喝濃茶,因為濃茶里含鞣酸很多,與中藥同服會降低療效,應以喝白開水為主。
上一:服用中藥時間有講究
下一:沒有了!
豫ICP備18002283號-2